昨日
第九屆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
暨第二十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
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論壇由
廈門市人民政府、廈門大學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ASA)
中關村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
主辦
半導體照明、第三代半導體
及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學者
以及頭部企業、行業組織、投資機構代表
出席了此次大會
嘉賓們圍繞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和應用
分享前沿研究成果
共話產業未來
論壇開幕式上,廈門市人民政府、廈門大學、季華實驗室、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簽署四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通過四方的戰略合作,將圍繞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領域在廈門打造國家高能級技術創新平臺、共建半導體研究智庫、推動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合作、增強第三代半導體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力爭解決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尤其是裝備行業的部分技術難題,切實提升廈門市半導體產業技術水平。
此次論壇還設有,16場專業技術分論壇,5場產業峰會,并同期舉辦展覽展示活動,全面覆蓋半導體照明和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的,前沿熱點、技術應用、產業趨勢。
重量級嘉賓 縱論半導體產業發展
開幕式上,大會主席、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村修二通過視頻祝賀論壇舉行。他說,半導體照明技術和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在通用照明中的快速大規模應用,為寬帶隙半導體的無限應用潛力提供了一個極好的例子。“我們仍處于更具影響力的寬帶隙半導體研發的開端。許多科技挑戰正等待我們通過全球努力和合作來解決。為低碳、綠色和可持續發展,以及人類福祉做出貢獻。” 半導體、新材料、工藝和裝備核心產業環節系統研發創新被認為是建立半導體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必要途徑。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干勇表示,未來應該進一步通過推動建設多樣化的、動態的、矩陣式的創新聯合體的生態群,實現強鏈、強延、強基。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化屬性不可改變,創新對于半導體行業尤為重要,要堅持加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協作。
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說,在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等需求的帶動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增長超預期,產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成長期。龍頭企業通過產能綁定戰略合作、合并并購等方式,先發優勢進一步穩固。
為廈門產業發展 增添“芯”動力
作為此次論壇的舉辦地,廈門被業界稱作“中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重鎮”,這里落地了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第一個示范基地,也是兩岸半導體產業合作的發起之地。目前,廈門火炬高新區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已匯聚企業超200家,覆蓋芯片設計、材料與設備、晶圓制造、封裝測試、應用等主要產業鏈環節。
廈門火炬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論壇舉行為契機,按照“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的發展思路,持續推進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和產業鏈延伸,助力廈門打造第三代半導體創新資源的集聚地、先進技術的策源地與高端人才的培育地,為快速發展的廈門集成電路產業鏈補鏈、強鏈,為廈門產業發展增添“芯”動力。
來源:廈門火炬高新區新聞宣傳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