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是國家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樞紐之一,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半導體產業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其中,集成電路產業又是重中之重,被視為全球高精尖技術的競賽場。
在5月10日“BEYOND 2023”國際科技展覽會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設計分會理事長、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教授魏少軍受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和珠海先進集成電路研究院邀請出席本次活動,并接受了記者采訪。
主攻方向:中國特色產品應用標準體系
魏少軍認為,當前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最大的挑戰是面臨的國際嚴峻形勢下的壓力。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本身是依托于全球化而發展的產業,在目前的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各國更需要找到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新模式。他認為,中國是擁有14億人口和高速發展的經濟體的國家,龐大的市場是發展的籌碼,當中國14億人口全部市場被調動起來,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產品規范、形成自己的產品體系、產品標準,甚至是設計規范,從而推動中國特色產品應用標準體系的建設。
重視產教融合,助力產業快速發展
在提及人才方面,魏少軍指出,專業領域的人才缺口是較大的問題,必須要建設一個產教融合的制造公共平臺來發展共性技術,因為脫離制造的基礎研究等原始創新對產業的推進實際上作用不大。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的培養,要特別注意產業導向的問題,下一步要在人才培養上下功夫,聚焦適用人才,建設產教融合平臺并利用好平臺優勢,全面鋪開實現產教融合,讓人才的培養跟得上產業發展速度。他還說:“在集成電路領域,不存在彎道超車,也沒有捷徑可走,更無巧可取,只有堅定不移地按照產業發展規律走下去,久久為功。”集成電路產業的進步靠的是系統化,穩定化,慢慢積累,厚積薄發。
從單一到多元,思想觀念是關鍵
同時,魏少軍表示,澳門有發展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的基礎條件,但也面臨著產業轉型的問題。他建議,應從單一的產業體系轉向產業多元化發展,特別是要重視對高科技產業發展的認識,只有人的思想觀念轉變了,產業轉型才能夠順利進行。此外,他也高度贊揚本次“BEYOND 2023”國際科技展覽會及珠海先進集成電路研究院組織的集成電路展區,并對合作區經發局的邀請表示感謝,他希望可以積極推動此類活動的開展,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推進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鏈各環節的產業創新,進一步促進打造粵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