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W刷新手機快充最高功率密度
2月9日,realme GT Neo5發布,同時量產首發搭載240W閃充技術。該充電器尺寸僅57 x 58 x 30 mm (99 cc),重量為173g,功率密度達到了業界領先的2.42 W/cc。使用該充電器為GT3的4600mAh電池充電30秒,僅需4分鐘左右就能充至50%,完全充電可在9分30秒內完成。
300W即將刷新手機快充最短時間
2月28日,雷軍公眾號公開了一款名為“300瓦神仙秒充”的GaN充電器,5分鐘充滿100%電,刷新手機快充記錄。據悉,該快充基于Redmi Note 12探索版魔改而來,實現了300瓦超大功率。在功率大漲43%的情況下,其體積與小米上一代210瓦充電器完全相同,功率密度達到2.31W/cm3。
30W到300W 手機快充進入個位數時代
2018~2019年,市場上普遍的快充功率還在20~30 W左右,且體積較大。2018年10月,ANKER在紐約發布了全球首款USB PD GaN充電器PowerPort Atom PD1,30W的功率不到55cc的體積,幾乎吊打當時市場上普遍的快充,GaN技術正式亮相手機快充消費市場。
2019年8月,倍思發布65 W 2C+A GaN充電器,一個月后,OPPO發布65 W SuperVOOC 2.0快充,功率密度首次超過1W/cc。自此,GaN快充一發不可收拾,各類品牌的GaN快充加速涌入市場。
2020~2022年,品牌廠商密集性發布快充技術,65W、120W、210W讓人眼花繚亂。進入2023Q1,realme 240W更是量產發售,紅米300W 亦是呼之欲出。
從2018年10月GaN手機快充正式亮相到2023Q1 realme 240W量產發售,GaN快充在體積增長不到1倍的基礎上,當前輸出功率整整是原來的8倍,功率密度是原來的4倍有余。直觀的看,GaN快充即將將手機充電時間縮短到5分鐘,令人瞠目結舌!
小體積大功率 GaN功率器件功不可沒
GaN快充技術的飛速發展背后的核心是GaN功率器件的強力支撐。那為什么GaN功率器件能夠實現快充的小體積大功率呢?
先來了解一下手機充電的基本過程:
1.電壓220v、頻率50hz的市電轉換成適合于手機充電用的低壓直流電,比如5V/13.4A,最新20V/12A,得到67W、100W的充電功率。
2.通過數據線將轉換后的低壓直流電輸入到手機。5V/13.4A或者20V/12A是充電頭轉換后數據線傳輸的功率,不是手機電池的電壓,因此還需要進行一次電壓電流的轉換,目前主流的是電荷泵方案。
3.經過電荷泵方案后手機電池開始充電。
電流從充電器到數據線再到電荷泵系統,最后到達電池。在這個過程中,充電器最重要的作用是進行電壓電流的轉換。一般而言,充電功率越大,充電頭或者適配器的體積就會越大,比如,從手機到筆記本再到電動自行車,適配器體積顯著增大。
充電器體積增大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為了散熱,功率越大發熱越多,需要更大的空間散熱;
二是為了跟充電器內部元器件的體積相匹配,尤其是變壓器的體積,變壓器越大充電器就需要做的越大。
那GaN功率器件在如此高的輸出功率下是如何做到這么小的體積的呢?GaN作為一種寬禁帶材料,具備禁帶寬度大、擊穿電場高、飽、電子漂移速度快和導通電阻低等特點,能夠在高溫、高壓、高效、高頻、高功率等特定需求環境下運行。
GaN材料的這些特性剛好跟手機充電器小體積大功率的需求相匹配。
首先,GaN耐高溫,GaN功率器件可以承受較高的溫度,意味著快充在更小的體積小能夠承受更高的溫度。
其次,GaN導通電阻低,導通的時候能量損耗會比較低,也就是GaN功率器件電路發熱量少,同樣意味著快充體積能夠更加緊湊。
最后,GaN頻率高,能夠產生高頻交流電,采用GaN功率器件就可以顯著提高充電頻率,從而減小變壓器的體積,變壓器是充電器當中體積最大的元器件之一。
(充電器變壓器在變壓的時候本質上是利用了電磁感應原理,兩組線圈,要輸出的電動勢跟電流頻率和線圈的匝數是正比的,要提高輸出電壓在頻率遇到瓶頸的情況下,線圈的匝數就需要增加,然后變壓器的體積就會變大,這也是很多高功率的充電器體積較大的最核心原因)。?
跟傳統功率器件相比,GaN對整個電路體積的壓縮、頻率提高以及它本身低開關損耗的優勢都是Si管無法替代的。
熱度持續不減 2022卻價量齊降
2022年,各大品牌廠商在其產品發布會爭先恐后推出過百瓦的快充,不斷刷新消費者對手機充電速度的認知。一方面市場好不熱鬧,GaN快充熱度持續不減;另一方面,市場發展卻不及預期。
據CASA Research調研,以手機快充為主要市場的GaN主要廠商業績均未達到2022年初設定目標。一是消費電子設備需求低迷,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個人PC、平板電腦出貨量都出現下滑。另一方面,第三代半導體器件價格發生分化。PD快充領域,由于需求下滑,加之眾多競爭者加入,導致2022年GaN功率電子產品價格下降了10%-30%不等。綜合預計,GaN PD快充市場將較去年下降5%-10%。
需求有待釋放 未來值得追逐
2022年,有關“消費者真實使用的快充功率”網絡調查數據顯示:參與統計的用戶有超過50%仍使用50W以下的快充。今年3月份,小米工程師王彥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快充產品已在所有產品中占比提升至30%-40%,其中大部分高功率快充設備均采用GaN充電器。GaN 快充當前主要定位在旗艦機型,整體市場量并不是很大,隨著快充下沉到更多大眾機型,GaN快充有望進一步起量。
盡管GaN領域的玩家不斷增加,GaN功率器件在手機快充領域的應用似乎已進入紅海,競爭不斷加劇,但同時也意味著技術、市場市場成熟度越來越高,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
對于GaN功率器件而言,GaN快充應用只是拉開了GaN功率器件應用的序幕,GaN功率器件市場的發展仍處于初期。Yole數據指出,2021年到2027年期間,GaN功率器件市場CAGR達52%,整體市場規模達到20億美元,其中消費類市場規模超過9.156億美元。GaN功率器件在儲能、數據中心、通訊基站、家用微型逆變器以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滲透率還很低,有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未來值得我們追逐。
國內外GaN產業鏈典型企業
目前,國際上GaN襯底生產以日本Sumitomo Electric和Mitsubishi Chemical等企業為主,外延企業主要包括日本Sumitomo、比利時EpiGaN、英國IQE等;GaN功率器件生產企業主要包括Transphorm、EPC、GaN Systems、Navitas等企業。
國內也有數十家GaN材料和功率器件生產企業,從上游Si襯底、GaN外延材料的制備,中游器件設計、制造、封測到下游的應用,產業鏈基本形成。國內GaN襯底的領軍企業主要是蘇州納維和中鎵半導體;功率電子用GaN外延材料生產企業主要有晶湛半導體、蘇州漢驊、能華微電子等;GaN功率器件和射頻器件的企業主要以IDM模式為主,功率電子IDM代表企業有英諾賽科、潤新微、能華微電子,聚能創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