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咨詢機構德勤今天發布的《2023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報告預計,2023年底,全球投資5G獨立組網的移動網絡運營商數量將會翻番,從2022年的超過100家增長至2023年底的至少200家;以碳化硅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7年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38億美元。
這份報告解讀和預測了15個領域,覆蓋電信、半導體、屏幕與傳媒、科技與并購五大類別,深入解析TMT(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發展趨勢,以及如何影響全球的企業和消費者。
德勤中國副主席兼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主管合伙人林國恩表示,TMT行業作為以硬科技為引領、連接新基建和傳統制造的驅動領域,不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代表了數字經濟時代一個國家的綜合競爭力。
報告認為,2023年全球半導體企業將投入3億美元利用內部自有或第三方人工智能工具開展芯片設計,且未來4年這個數字將每年增長20%,到2026年將超過5億美元。而隨著純電動汽車、消費電子產品快充、高效能太陽能板以及先進軍事應用日益普及,德勤全球預測,2023年主要由氮化鎵和碳化硅等高功率半導體材料構成的芯片銷售總額將達到33億美元,較2022年增長40%。
中國是全球功率半導體最大的需求國,新能源光伏發展有望帶動功率半導體需求的進一步提升。報告預計,2023年以碳化硅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將保持快速增長。未來5年中國的功率半導體市場將以4.5%的復合年均增長率持續增長,至2027年有望達到238億美元。同時,中國將進一步推動抗輻射技術的開發和研究,致力于提升抗輻射芯片的國產化率,逐步走向獨立自主。
運算更快、更安全、更便宜的邊緣計算服務與產品成為企業投資新對象。報告預測,邊緣計算的全球企業市場在2023年將增長22%,預計在2025年中國邊緣計算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987.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47%。其中游戲和電競是我國初具商用規模的邊緣計算應用場景,除此之外還有制造業的數字化和自動化、智慧城市和自動駕駛等。
德勤預測,2023年將有更多科技企業宣布到2030年實現“凈零排放”目標。為響應國家“2060”雙碳戰略目標,我國一些頭部高科技企業已提出各自的“碳中和”計劃,同時我國正積極鼓勵綠色數據中心的建設,例如2021年7月工信部發布了《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明確到 2023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PUE(數據中心能源效率)降低到1.3以下。中國科技企業也積極響應,通過各種舉措提升數據中心能源效率,降低能耗。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