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頁截圖
為深化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優化科技資源配置,營造良好創新環境,科技部、財政部、自然科學基金委三部門決定進一步加強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立項工作的統籌協調。
聚焦加強統籌協同、突出績效導向和營造良好生態的總體要求,《通知》明確,進一步強化創新質量和貢獻導向,各相關單位不以承擔科研項目和經費多少作為評價科研人員的標準,推動項目管理更加科學合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同時,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科學合理界定聯合審查范圍,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活力。
《通知》指出,自2023年1月1日起,以下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在立項過程中要建立聯合審查機制,避免重復申報,確保科研人員有充足時間投入研發工作。
具體包括: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不含青年科學家項目、科技型中小企業項目、國際合作類項目;限項目負責人和課題負責人);
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不含青年科學家項目;限項目負責人和課題負責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限項目負責人和課題負責人)、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限學術帶頭人和骨干成員)、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限部門推薦項目的項目負責人和具有高級職稱的主要參與者)。
《通知》強調,項目管理機構在受理相關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請時,對項目(課題)負責人等人員進行聯合審查,科研人員同期申請和承擔的項目(課題)數原則上不得超過2項,當年執行期滿的項目(課題)不計入統計范圍。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通過弄虛作假、故意隱瞞等違法違規手段,惡意規避聯合限項并通過審查的,按照《科學技術活動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科技部19號令)有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