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車規級芯片和操作系統都是我們的短板弱項,過去汽車廠基本不管這些事,都交給一級配套商來干這個事。國外已經開始有汽車廠向臺積電去投資,要產能,我們的汽車廠只會在那兒光叫喚。剛批評不久,就有新動作,可見確實有行動!
批評之后,就傳來信息!據 DIGITIMES 報道,中國大陸五家電動汽車制造商正在尋求共同籌集 50 億元人民幣(7.85 億美元)收購一家晶圓廠,以緩解芯片供應短缺。
報道稱,目前尚不清楚具體是哪五家汽車制造商,以及他們的目標是哪個半導體領域,所以很難評估計劃的可行性。
除了特斯拉,中國大陸大多數汽車制造商尚未從電動車中盈利。這意味著,任何新興汽車制造商如果單獨涉足半導體行業,將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除了特斯拉,中國大陸大多數汽車制造商尚未從電動車中盈利。這意味著,任何新興汽車制造商如果單獨涉足半導體行業,將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在中國大陸新興汽車制造商中,蔚來、小鵬和理想汽車被看作領導者,其次是哪吒、威馬和零跑。他們需要更多資金來部署快速增長的電動汽車市場,而 2022 年將是大陸政府補貼新能源汽車的最后一年。
此外,中國大陸汽車制造商目前高度依賴進口芯片。因此,英飛凌、NXP、STM、瑞薩等主要汽車芯片供應商紛紛擴大生產。同時臺積電、三星電子和英特爾也加大了對汽車半導體的投資。
據報道,特斯拉計劃在 2021 年開發自用半導體,其目標之一是旺宏電子在中國臺灣新竹科學園區 (HSP) 的 6 英寸晶圓廠。該工廠最終被富士康(鴻海)收購,后者對電動汽車市場表現出強烈的野心。
富士康計劃將該工廠作為為汽車行業生產碳化硅(SiC)的基地。2021 年底,其與吉利控股集團聯合成立了山東富吉康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汽車芯片。
報道稱,雖然特斯拉沒有著手進行半導體制造,但它已經能夠設計計算機芯片并將其制造外包給臺積電和三星等公司。
另外,華為和小米也正在積極制定半導體發展計劃,以應對未來的手機和汽車需求。同時,比亞迪也在積極擴大汽車芯片的生產。